奇石常识

日期:2022-09-22 15:12:47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关于奇石常识

1.谁有奇石鉴赏方面的知识或论坛

赏石界的“大忌”

自古以来,赏石者以文人之风、雅士之气引以为自豪:清高脱俗、洁身自好、以石为德、注重谦让、讲究礼仪、节操等,而“远离龌龊之地,不蹈恶俗之境,不以恶小而为之。”近日拜读了陈鲁民先生的《文人七不可为》一文后,深受启发,故列举赏石界“禁忌”如下,以正衣冠,修品行。

一、结派拉帮者忌

天下玩石者本是一家,何必结派拉帮。人们常说“政客要结朋党,土匪爱拉山头,江湖者结宗派,黑势力常拉帮。”赏石者万万不可染上此恶习,玩石者虽不是孤芳独赏,以石交友,以石会友,以石结友无可厚非,但无原则地拉山头搞派系,则是赏石界之“大忌”之一。

二、自我吹擂者忌

“婆娘是人家的好”,石头是自家的强,玩石者自我感觉良好在情理之中。但有些人,刚玩了几天石头,就敢在名片上印上“藏石名家”:有豆腐块文章见于报角,就自命为“赏石理论家”;还有甚者,无石无文,胡吹一通,故作风雅,仿佛“老子天下第一”、自诩“米芾在世”。此为“大忌”之二。

三、攀附龙凤者忌

赏石者本应如铮铮石头,当有独立自强的人格,要靠藏石和修养显现功底,大不必仰人鼻息、卑躬屈膝。常有些玩石者,无心收藏,有志钻营,经常奔走于权贵豪门,热衷于和名人政要拉拉扯扯,吃饭合影,索要墨宝,而后精心装裱,挂在正堂,炫耀于人。偶见了名人权贵一面,受宠若惊,不知自重,阿谀之词,溢于言表,谄媚之态,令人作呕。

四、相互吹捧者忌

相攻互伤者固不可取,相吹相捧也是恶习,有些人却乐此不疲,你说我为“名人名家”,我给你戴上“当代米芾”,你封我是“百家之首”,我抬你为“世纪大师”,结果是“高帽”满天飞,“封号”尽扫地。

五、纵亲伐异者忌

赏石本以修身养性为目的,一些人却偏偏以拉山头、划圈子为嗜好。自己圈中的,就拼命吹捧,否则一捧打死而后快。将封建社会的“文人相轻”演化为“石友相克”,甚至发展为无中生有、恶意造谣中伤。此为“大忌”之五。

六、造假贩假者忌

以假石冒充天然石,以劣石冒充精品骗人钱财者为赏石界之“大忌”。造假者可恶,贩假者更可恨。他们往往以“石友”的名誉出现,引诱初玩石者上当受骗,导致许多人对收藏奇石失去信心。

七、砸石毁石者忌

真正的赏石者、玩石者,爱石如子,爱石如命,绝不会将藏石随便弃之、砸之、毁之,反而为石碰伤一角而伤心落泪。可是,有些人则不然,无论是贩石时,还是野外采石时,凡是弃之可惜,又带不走的石头。以砸碎、毁坏处之,以“自己不得、别人也别想得”的缺德心理,使那些大自然孕育了千万年的石头被毁。此人既无君子之度,亦无雅士之心,更无石德可言,此为赏石界大忌中的“大忌”。

2.奇石收藏入门百科的内容简介

奇石是大千世界的缩影,一石一景,一石一物,一石一天地,一石一世界。它是一部浩瀚的天书,记载了自然史的沧桑变故,社会史的波澜沉浮,从中可以体味大自然的奥妙,洞察人类社会的真谛。奇石也是石头,由于地球亡的一切自然事件、物理化学作用,包括岩浆活动、火山活动、地震活动、断裂活动、陨石雨以及地表的河流、风沙、冰雪、滴水、海潮等活动都可能将普通岩石变成奇石。奇石种类甚多,历史书籍上记载奇石有数百种之多,现在新增的奇石种类已达到千种之上。看似普通的奇石,真的是奥妙无穷,越是深入研究奇石,越是感到对奇石的陌生。我是一位从事地质工作30多年的科技人员,绝对不敢自称了解奇石,奇石涵盖天文、地理和古生物等广泛领域。奇石是天地,是世界,了解奇石就是了解自然世界,鉴赏奇石、收藏奇石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多么美妙的事情啊!现在人们大多喜欢奇石,非常渴望了解奇石,面对如此众多的奇石不知如何欣赏,如何辨别,如何收藏。以前出版过许多奇石方面的书籍,但多以图片为主,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图文并茂介绍奇石的图书较少,《奇石收藏入门百科》出版弥补了这些方面的不足,让新涉足奇石收藏的人们先从基本知识方面了解奇石,认识奇石,再学习如何收藏奇石。

3.怎么认识奇石

奇石,听名故名思意就是奇形怪状的石头.但不是所有的奇石都有艺术价值.鉴赏人须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你可以多多浏览些赏石网站,多找些素材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我现举个抽象奇石来谈谈认识鉴赏奇石的方法.

抽象石,就是什么都不像的奇石。既然什么都不像,就不适于塑造任何具象的视觉形象,因此不适于用作再现,也不适于表现那些需要借助具象艺术形象才能表现的题材。但有的抽象石,因其色彩、造型或纹理色块――石象――的奇特,赏石家经过对它的审视、琢磨,就可以体悟到它具有某种神韵、某种气质、某种品格。赏石家的艺术创作,就是利用这些石头特定的石象及其所呈现的神韵、气质、品格,塑造成为一定的艺术形象,用于表现具象奇石难以表现的某些领域。

希望你进步!

4.怎样辩别奇石

浅谈奇石做假与辩伪 目前奇石收藏日益普及,流通市场日益繁荣,伴随而来的是石源逐渐减少,某些石种甚至达到枯竭的境地。

由于奇石具有很高的科学、艺术、文化、历史、经济、收藏、价值,具有自然美、艺术美、唯一美、永恒美,又是不可再生物,因此一些利欲熏心者便做起了造假勾当,致使初玩者时常上当受骗,就连玩石多年者,一不注意也有受骗可能,直接影响收藏者的利益,破坏了石文化的健康发展。为了维护收藏者的正当利益,推进石文化的发展,收藏者必须掌握有关奇石造假辩伪的知识。

下面就奇石做假的历史、类别、识别方法,谈谈自己的点滴看法,供石友们参考。 一、观赏石做假,古已有之 据南宋杜公馆的《云林石谱》就有相关记载。

美国已故的中国传统石收藏家理查德-罗森布鲁姆经过研究发现,绝大部分古代供石是动过手的,留有加工的痕迹。不过古代供石的加工,并不是刻意追求那种状况形象物的俗套,而是使之更加接近于抽象的艺术雕塑,其主要对象是针对太湖石、灵璧石、英石之类的造型山石,原则上是只减不增,只作局部的改动,不完全改变其原来的观赏效果。

随着岁月的漫漶和人们的长久把玩,其加工的部位形成了风化层或包浆,已与整个石头融为一体。 二、奇石做假类型 1、低质品种冒充优质品种 石头本无所谓真假,但是,供石具有观赏、收藏、流传价值,可以为商品流通,各个石种之间又有价值高低,数量多寡的区别,因此也出现了此类石冒充彼类石以牟利的问题。

这类问题早在宋代就已产生,古人根据实践经验,曾采取过有效的检验措施。其冒充类型有: A.有的太湖石形态与灵璧石类似,叩击亦微有声,有人就将太湖石染黑冒充灵璧石。

怎样分辩?由于灵璧石硬度较高太湖石高,检验时可以用利刀轻轻削刮石之底座,若是刮出石屑,即假灵璧石。另外,太湖石虽有白脉,但远不如灵璧石黑中映白的条纹清晰而众多,这也是辩别方法之一。

B.太湖石因有水旱之分,水石因久经波浪冲击,石面嶙峋有“靥”,俗称“弹子窝”,且石性温润。旱石久生岸山,石面较平坦、枯槁,不足贵。

于是石商将旱石凿出条痕坑洞,尔后以网盛之沉入湖水中,过一二年乃至数年再捞起,以充水出售。分辩水石、旱石,主要看石之坑洞自然与否,动态平衡一肌是否圆润有光泽。

C.墨石冒充灵璧石 墨石石表灰黑多洞,敲击也有声音,有人冒充黑灵璧。但只要细心观察,听声音也不难识别。

黑石音闷,石质干燥,洞圆滑,色黑微绿,而灵璧石音质悠扬有余音,质如玉,黑润。 2、造型石做假改变原貌 造型石类的做假大多集中于传统赏石类。

太湖石、灵璧石之类的造型山石,由于大多属碳酸盐类岩石,质地较为疏松,硬度不很高(5度左右),而且不耐酸类腐蚀,故极易做假。其做假表现出的内容大致多为符合传统瘦、漏、透、皱审美观的山子型,往往有许多通透的孔洞,但其孔洞大多前后对穿,中心线成直线,少见自然形成的孔洞那种迂回曲折感。

此外便是状形象的形类,尤其是动物类居多,这类做假的石头大多完全改变发其原来的面貌,通常要经过盐酸(硫酸)的浸泡,使之加工部位与原来石质浑然一体,由此也将石头本身的皮壳风化完全破坏了,使之体无完肤,浑然一色,手感圆滑有余,棱角不足。 3、画面石做假 画面石的做假,大多是取意于动植物,日、月、星辰之类象形图案,其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二类。

一类是经过切割打磨的纹理岩石,根据基原有的不同色彩有层面,依样磨琢成浅浮雕式的画面。如云南的大理石、广西的彩霞石等。

触手都有凹凸感。也有的是在原来平面的图案上补添其不中之处,甚至是直接新添画上云的图案,须仔细观察其纹彩与底色的边缘是否清晰、自然,其正反二面的纹彩是否契合。

另一类是未经加工的砾石或是卵石,其做假手法林林总总,或用化学染料,染烙成各种图纹,或有激光在石面上打出图案,或在石面上用湿布贴出图案后,把石头烟熏火烧,或用颜料染石头后再加热蒸煮而成,或在石表刻出沟纹填以石浆再打磨平整,等等。这类石头大都体积不大,表面大多涂上油蜡乃至透明漆,图案形象过于逼真,色彩不够厚自然,感觉上是浮于石表面,没有深入肌里,有的纹彩表面没有岩石特色的细粒或微粒结构。

三、做假识别方法 市场上主要的造伪手段是在自然上作假,即人为加工,冒充自然天成,贯用的手法是“加法”和“减法”而以“减法”为多,现流行时尚的名词曰“瘦身”。其识别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点。

其一,粘缀。粘缀的目的往往是为增加供石奇巧程度。

宋代画家兼石商李正臣家中奇石众多,“然石之诸峰,间有外来奇巧者相粘缀,以增险怪,此种在李氏家中奇石众多,(见云林石谱)”。粘缀象形石时就注意突出部分(如手、足、翅、五官等),看其是否与主体浑然一体。

有否胶粘痕迹。 其二,斧凿、切面、锯底对于大多数供石说是不适宜的(除崂山绿石、大理石等特殊石种之外)。

古人用斧凿钢锯作假,分辩因痕迹明显,而现代人利用盐酸来模糊作假痕迹,分辩比较困难。现在还有些人为了使奇石增值,使用更为巧妙的电钻、电锉法。

因为钻头、砂轮的型号多种,可以。

5.求关于鸡血石的知识

鸡血石含有辰砂、(朱砂)、石英、方解石、辉锑矿、地开石、高岭石、白云石等矿物,且大部分含硫化汞等多种成份的硫化物以及硅酸盐矿物。产地不同,质地成分也不同,但都离不开硫化汞成分。

鸡血石由“地”和“血”两部组成。一般认为“血”的矿物成分主要是辰砂。“地“的成分,如昌化鸡血石,其“地”的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中的地开石为主,也含有相当量的高岭石,明矾石、埃洛石、石英、黄铁矿等。在早期,古代文人雅士及官僚就采用鸡血石制作印章,是极富盛名的章料奇石。巴林鸡血石主要是高岭石和硬水铝石;而其质地较为细腻的黑冻鸡血石和芙蓉冻鸡血石的主要矿物成分为地开石和辰砂;广西桂林鸡血石因含硅致质地坚硬更晋身为宝玉石类,除可做印章外还可加工成各种高档首饰和摆件,广受大众喜爱,佩戴在身上不但美观显身份外还对健康大有益处,价格日益飚升前些年在吉林某金矿之顶部发现有近似“金顶红”的脉石英致密块体,其中辰砂非常细小,质地坚硬细腻,也是硬地含辰砂石料,当地称朱砂玉。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