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血液有关的常识

日期:2023-01-01 12:06:48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关于跟血液有关的常识

1.请问一下关于血液的知识

一、血液有哪些成份? 血液是由有形成份和无形成份两部分组成。

有形成份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约占血液的45%;其余55%为无形成份——血浆。血浆中水份占91—92%,其他固体成份有各种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和各种酶类等);钾、纳、钙、磷、氯化物等无机盐;脂类;内分泌激素;维生素等。

二、血液有什么功能? 血液的主要功能有:运送功能(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抵抗功能(杀灭病原体、排斥外来异物);凝固功能(愈合伤口);参与调节体温和维持酸碱平衡等功能;中枢神经血液传递来调节机体的功能。 三、献血是否影响健康? 一个人的血液总量约为体重的8%,50公斤重的人约有4000毫升血液,然而参加血液循环中流动的血液只占总血量的70—80%,其余的血则贮存在肝、脾等脏器内,随时予以补充。

血液中的红细胞生存期120天;白细胞7—14天;血小板7—9天,体内时刻都有细胞衰老死亡,被骨髓等“造血工厂”新生成的细胞取代。故经常少量献血,刺激骨髓造血机能增生活跃,反而能促使人的血液新陈代谢,有益健康。

四、人体的“造血工厂” 骨髓是人体的“造血工厂”。成年人的红细胞、血小板和大部分白细胞是由红骨髓的原始血细胞分化而来的,小部分白细胞(淋巴细胞)是由淋巴组织(淋巴腺、脾脏、扁桃体)生成的。

正常人的血细胞不断生成,也不断破环。在没有外来因素的情况下,血细胞存在着新生、成熟、衰老和死亡的必然过程,破环和生成均很迅速,始终维持着人体血细胞数的相对稳定。

红细胞的寿命平均120天,人体内每天都有大约1/120的红细胞衰老、死亡,也就是每天约有20亿个红细胞死掉。在特殊情况下,如失血、缺氧等,能剌激肾脏产生一种化学物质叫促红细胞生成酶,它能催化血浆中没有活性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变成有活性的促红细胞生成素,随血液循环到达红骨髓,剌激红骨髓加速制造红细胞。

此外,人体产生的雄性激素也有剌激肾脏释放促红细胞生成素和剌激骨髓造血的生理作用。 五、造血的原料 造血的原料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铁、铜、叶酸和维生素B12等。

人的血液中最主要的物质是蛋白质,它是合成血红蛋白所必需的原料。正常情况下,一个五六十公斤体重的成年人,每天摄入8.9克蛋白质即可满足需要。

在蛋类、瘦肉、大豆等食物中,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从目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来看,供造血用的原料一般是充足的。

铁是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人体所需要的铁主要有两个来源。其一为外源性铁,即来自食物,含铁较多的食物如豆类、菠菜、花生、猪肝等,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铁12毫克;其二为内源性铁,即红细胞在体内破坏后所释放的铁,它可以被人体再利用。

叶酸、维生素B12及维生素C及许多微量元素虽然都不是构成血细胞的主要成分,但他们却是血细胞成熟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人体缺少这些物质,同样也会影响造血。它们广泛存在于绿叶蔬菜、水果和动物的肝、肾中。

为了满足人体造血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份,应该注意适当调节饮食。 六、人体的“贮血库” 一个60公斤体重的成年人体内的血液总量有4800毫升左右,这么多的血液并不都参与血液循环,有20%—25%的血液存留在肝、脾、肺以及皮肤等器官的血管内,血流速度很慢,而且红细胞比容较高。

由于这些器官的容积大,舒缩性也大,舒张时能容纳大量的血液,收缩时将所容纳的血液挤入循环中,发挥一定的调节循环血量的作用,这部分血量称为贮存血量,滞留血液的这些器官称为人体的“贮血库”。当人体做剧烈运动或大量失血时,“贮血库”中的血液被释放出来参加血液循环,补充循环血量。

人体肝脏内的血管非常丰富,其容积改变的可能性很大,平时肝脏血窦里充满了大量血液,在必要时,肝脏即可释放出适量的血液参加循环。 脾脏内也有很多血窦,可以贮存约占全身总血量20%的血液,是人体最大的“贮血库”。

当人体内急需血液时,脾脏的肌肉会连续不断地收缩,使其整个体积缩小,释放出血液到循环系统中。 七、血液的多种用途 需要输血的病人,并不都需要输“全血”有的需要输血浆,有的只需输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等。

把血液的各种主要成份加以分离,提纯或浓缩,分别对症输给需要的病人,这就是成份输血。它不仅能做到一血多用,节约用血,而且治疗效果好,输血反应少,是合理用血的科学方法。

新鲜血液经离心沉淀除去血浆后,可得到压积红细胞,再将压积红细胞经三次生理盐水洗涤,对术前准备,术后补充丢失的血液,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别是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比较适用。还可以从血中分离出白细胞、血小板,用以治疗急慢性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或白细胞缺乏症,以及癌症病人化疗后的辅助治疗还可以制成各种血液制品,象注射针剂药品一样用于治疗人血白蛋白注射可治疗失血性休克。

各种疾病所致的低白血症、慢性肾病、肝硬变等,疗效都十分显著。丙种球蛋白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性传染病,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凝血第八因子是治疗甲型血友病的。

2.请问一下关于血液的知识

一、血液有哪些成份? 血液是由有形成份和无形成份两部分组成。

有形成份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约占血液的45%;其余55%为无形成份——血浆。血浆中水份占91—92%,其他固体成份有各种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和各种酶类等);钾、纳、钙、磷、氯化物等无机盐;脂类;内分泌激素;维生素等。

二、血液有什么功能? 血液的主要功能有:运送功能(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抵抗功能(杀灭病原体、排斥外来异物);凝固功能(愈合伤口);参与调节体温和维持酸碱平衡等功能;中枢神经血液传递来调节机体的功能。 三、献血是否影响健康? 一个人的血液总量约为体重的8%,50公斤重的人约有4000毫升血液,然而参加血液循环中流动的血液只占总血量的70—80%,其余的血则贮存在肝、脾等脏器内,随时予以补充。

血液中的红细胞生存期120天;白细胞7—14天;血小板7—9天,体内时刻都有细胞衰老死亡,被骨髓等“造血工厂”新生成的细胞取代。故经常少量献血,刺激骨髓造血机能增生活跃,反而能促使人的血液新陈代谢,有益健康。

四、人体的“造血工厂” 骨髓是人体的“造血工厂”。成年人的红细胞、血小板和大部分白细胞是由红骨髓的原始血细胞分化而来的,小部分白细胞(淋巴细胞)是由淋巴组织(淋巴腺、脾脏、扁桃体)生成的。

正常人的血细胞不断生成,也不断破环。在没有外来因素的情况下,血细胞存在着新生、成熟、衰老和死亡的必然过程,破环和生成均很迅速,始终维持着人体血细胞数的相对稳定。

红细胞的寿命平均120天,人体内每天都有大约1/120的红细胞衰老、死亡,也就是每天约有20亿个红细胞死掉。在特殊情况下,如失血、缺氧等,能剌激肾脏产生一种化学物质叫促红细胞生成酶,它能催化血浆中没有活性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变成有活性的促红细胞生成素,随血液循环到达红骨髓,剌激红骨髓加速制造红细胞。

此外,人体产生的雄性激素也有剌激肾脏释放促红细胞生成素和剌激骨髓造血的生理作用。 五、造血的原料 造血的原料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铁、铜、叶酸和维生素B12等。

人的血液中最主要的物质是蛋白质,它是合成血红蛋白所必需的原料。正常情况下,一个五六十公斤体重的成年人,每天摄入8.9克蛋白质即可满足需要。

在蛋类、瘦肉、大豆等食物中,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从目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来看,供造血用的原料一般是充足的。

铁是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人体所需要的铁主要有两个来源。其一为外源性铁,即来自食物,含铁较多的食物如豆类、菠菜、花生、猪肝等,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铁12毫克;其二为内源性铁,即红细胞在体内破坏后所释放的铁,它可以被人体再利用。

叶酸、维生素B12及维生素C及许多微量元素虽然都不是构成血细胞的主要成分,但他们却是血细胞成熟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人体缺少这些物质,同样也会影响造血。它们广泛存在于绿叶蔬菜、水果和动物的肝、肾中。

为了满足人体造血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份,应该注意适当调节饮食。 六、人体的“贮血库” 一个60公斤体重的成年人体内的血液总量有4800毫升左右,这么多的血液并不都参与血液循环,有20%—25%的血液存留在肝、脾、肺以及皮肤等器官的血管内,血流速度很慢,而且红细胞比容较高。

由于这些器官的容积大,舒缩性也大,舒张时能容纳大量的血液,收缩时将所容纳的血液挤入循环中,发挥一定的调节循环血量的作用,这部分血量称为贮存血量,滞留血液的这些器官称为人体的“贮血库”。当人体做剧烈运动或大量失血时,“贮血库”中的血液被释放出来参加血液循环,补充循环血量。

人体肝脏内的血管非常丰富,其容积改变的可能性很大,平时肝脏血窦里充满了大量血液,在必要时,肝脏即可释放出适量的血液参加循环。 脾脏内也有很多血窦,可以贮存约占全身总血量20%的血液,是人体最大的“贮血库”。

当人体内急需血液时,脾脏的肌肉会连续不断地收缩,使其整个体积缩小,释放出血液到循环系统中。 七、血液的多种用途 需要输血的病人,并不都需要输“全血”有的需要输血浆,有的只需输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等。

把血液的各种主要成份加以分离,提纯或浓缩,分别对症输给需要的病人,这就是成份输血。它不仅能做到一血多用,节约用血,而且治疗效果好,输血反应少,是合理用血的科学方法。

新鲜血液经离心沉淀除去血浆后,可得到压积红细胞,再将压积红细胞经三次生理盐水洗涤,对术前准备,术后补充丢失的血液,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别是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比较适用。还可以从血中分离出白细胞、血小板,用以治疗急慢性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或白细胞缺乏症,以及癌症病人化疗后的辅助治疗还可以制成各种血液制品,象注射针剂药品一样用于治疗人血白蛋白注射可治疗失血性休克。

各种疾病所致的低白血症、慢性肾病、肝硬变等,疗效都十分显著。丙种球蛋白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性传染病,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凝血第八因子是治疗甲型血友病的特效药。还。

3.初一生物关于血液的知识有哪些

血液的组成: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两层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浆:运输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红细胞:血细胞中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可以运载氧气。

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包围,吞噬细菌。

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可以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4.有关血的一切问题知识

血液 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三种。血细胞又分为红细胞和白细胞。

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等,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往往会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故患病后常常要通过验血来诊断疾病。

人体内的血液量大约是体重的7 ̄8%,如体重60公斤,则血液量约4200 ̄4800毫升。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破裂都可导致出血,如果失血量较少,不超过总血量的10%,则通过身体的自我调节,可以很快恢复;如果失血量较大,达总血量的20%时,则出现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如果在短时间内丧失的血液达全身血液的30%或更多,就可能危及生命。

血液有四种成分组成: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水,糖,脂肪,蛋白质,钾盐和钙盐的混合物。

也包含了许多止血必需的血凝块形成的化学物质。血细胞和血小板组成血液的另外45%。

有两种血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红细胞占大部分,看起来像凹下的圆环,不能到处穿梭,它没有细胞核。

红细胞里含有一种特殊的含铁的蛋白质称为血红蛋白,使红细胞看起来是红色的,它能携带吸收肺内的氧至全身,集中全身的二氧化碳到肺。虽然血液含有很多非红细胞成分,但红细胞数目太大了,以至于血液本身也呈现红色。

白细胞是圆形的,它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得多,能产生一种称为抗体的蛋白质,帮助机体抵抗细菌、病毒、外来物质引起的感染。 血小板其实不是细胞,只是细胞的碎片,它没有细胞核。

当我们外伤后,血小板就聚集起来,粘附在伤口周围,产生启动凝血机制的化学物质,血液就止住了。 血液分静脉血和动脉血 动脉血 在体循环(大循环)的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小循环)中从肺回到左心房的肺静脉中的血液。

动脉血含氧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呈鲜红色。 静脉血 血液中含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呈暗红色。

注意并不是静脉中流的血是静脉血,动脉血中流的是动脉血,因为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如何从化验单中观察出是否一样贫血或炎症呢? 如果白细胞含量超过正常值,那个人就有炎症. 如果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少过正常值,那个人就患有贫血. 血液是流体性状的结缔组织,充满于心血管系统(循环系统)中,在心脏的推动下不断循环流动。

如果流经体内任何器官的血流量不足,均可能造成严重的组织损伤;人体大量失血或血液循环严重障碍,将危及生命。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一)血浆 血浆相当于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为浅黄色液体,其中除含有大量水分以外,还有无机盐、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球蛋白、酶、激素、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等。这些物质无一定的形态,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1L血浆中含有900~910g水(90%~91%)。65~85g蛋白质(6.5%~8.5% )和20g低分子物质(2%).低分子物质中有多种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如代谢产物和其他某些激素等。

血浆中电解质含量与组织液基本相同。由于这些溶质和水分都很容易透过毛细血管与组织液交流,这一部分液体的理化性质的变化常与组织液平行。

在血液不断循环流动的情况下。血液中各种电解质的浓度,基本上代表了组织液中这些物质的浓度。

(二)血细胞 血细胞分为三类: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1、红细胞呈双面凹陷的圆盘状,直径约为7.5微米,没有细胞核,细胞质内没有细胞器而有大量血红蛋白。

血液的颜色就是由血红蛋白决定的。血红蛋白具有与氧和二氧化碳结合的能力。

所以红细胞能供给全身组织所需要的氧,并带走组织内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2、白细胞在血液中呈球形,能以变形运动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周围组织中。

根据细胞质中是否含有特殊颗粒,可把白细胞分为粒细胞和无粒细胞。 粒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呈圆形,直径约10-12微米,细胞核形态不一,细胞质内的特殊颗粒细小、分布均匀;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当机体某一部分受到细菌侵犯时,以变形运动穿出毛细血管并吞噬细菌。嗜酸粒细胞呈圆形,直径约10-15微米,细胞核多为两叶,颗粒粗大、大小一致、分布均匀;也能以变形运动穿出毛细血管,但吞噬能力较差,当机体出现过敏性反应或寄生虫感染,数量往往增多,估计有减轻过敏反应和杀伤虫体的作用。

嗜碱粒细胞呈圆形,直径约10-11微米,细胞核形状很不规则,颗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特殊颗粒内含有肝素、组织胺、和慢反应物质。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有利于血液保持液体状态。

组织胺和慢反应物质参与过敏反应。 无粒细胞分为两种,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3、血小板也称血栓细胞,在流动的血液中呈双面凸的圆盘状,侧面看呈梭形,直径2-4微米。血小板的功能是参与止血与凝血。

在机体的生命过程中,血细胞不断地新陈代谢。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120天,颗粒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存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

淋巴细胞的生存期长短不等,从几个小时直到几年。 血细胞及血小板的产生来。

5.血液具有哪些功能

血液是人身体里的重要元素,离开了血液,人就无法存活。虽然血液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身体里流动,但很多人对它所知甚少。全面认识与血液有关的知识,对于保养身体、预防疾病、治疗疾病都大有好处。

血液有哪些成份?

血液是由有形成份和无形成份两部分组成。有形成份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约占血液的45%其余55%为无形成份——血浆。血浆中水份占91-92%,其他固体成份有各种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和各种酶类等):钾、纳、钙、磷、氯化物等无机盐;脂类;内分泌激素:维生素等。

血液有什么功能?

血液的主要功能有:运送功能(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抵抗功能(杀灭病原体、排斥外来异物):凝固功能(愈合伤口);参与调节体温和维持酸碱平衡等功能,中枢神经血液传递来调节机体的功能。

本篇文章来自百拇医药网原文链接:/paper/1002-431X/2009/06/11.htm

6.有关血液知识拜托了各位 谢谢

血红细胞 简介 血红细胞又称红血球或红血细胞或红细胞,是血液中最多的一种血细胞。

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因而使血液呈红色。血红蛋白能和空气中的氧结合,因此红细胞能通过血红蛋白将吸入肺泡中的氧运送给组织,而组织中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也通过红细胞运到肺部并被排出体外。

血红蛋白更易和一氧化碳相合,当空气中一氧化碳和含量增高时,可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红细胞进行更新。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称为“贫血”。红细胞大量破坏可引起“溶血性黄疸”。

形态与数量 红细胞体积很小,直径只有7~8μm,形如圆盘,中间下凹,边缘较厚。它具有弹性和可塑性,在通过直径比它还小的毛细血管时,可以改变形状,通过后仍恢复原形。

正常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没有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但它仍具有代谢功能。红细胞内充满着丰富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约占细胞重量的32%,水占64%,其余4%为脂质、糖类和各种电解质。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年男性为500万/mm3,女性为420万/mm3。红细胞数目可随外界条件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高原居民和新生儿可达600万/mm3以上。从事体育运动或经常锻炼的人红细胞数量也较多。

血红蛋白含量,男性为12~15g/100ml,女性为11~13g/100ml。 生理功能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CO2,此外还在酸碱平衡中起一定的缓冲作用。

这两项功能都是通过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来实现的。如果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出来,溶解于血浆中,即丧失上述功能。

血红蛋白(Hb)由珠蛋白和亚铁血红素结合而成。血液呈现红色就是因为其中含有亚铁血红素的缘故。

该分子中的Fe2+在氧分压高时,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在氧分压低时,又与氧解离,释放出O2,成为还原血红蛋白,由此实现运输氧的功能。血红蛋白中Fe2+如氧化成Fe3+,称高铁血红蛋白,则丧失携带O2的能力。

血红蛋白与CO的亲和力比氧的大210倍,在空气中CO浓度增高时,血红蛋白与CO结合,因而丧失运输O2的能力,可危及生命,称为CO(或煤气)中毒。 生理特性 ◆渗透脆性(简称脆性) 正常状态下红细胞内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大致相等,这对保持红细胞的形态甚为重要。

将机体红细胞置于等渗溶液(NaCl/0.9%)中,它能保持正常的大小和形态。但如把红细胞置于高渗NaCl溶液中,水分将逸出胞外,红细胞将因失水而皱缩。

相反,若将红细胞置于低渗NaCl溶液中,水分进入细胞,红细胞膨胀变成球形,可至膨胀而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入溶液中,称为溶血。 血红细胞与人体衰老 把正常人红细胞置入不同浓度的溶液中(从0.85%、0.8%……0.3%NaCl溶液),在0.45%的溶液中,有部分红细胞开始破裂,即上层液体呈微红色,当红细胞在0.35%或更低的NaCl溶液中,则全部红细胞都破裂。

临床以0.45%NaCl到0.3%NaCl溶液为正常人体红细胞的脆性(也称抵抗力)范围。如果红细胞放在高于0.45%/NaCl溶液中时即出现破裂,表明红细胞的脆性大,抵抗力小;相反,放在低于0.45%NaCl溶液中时才出现破裂,表明脆性小,抵抗力大。

◆悬浮稳定性 悬浮稳定性是指红细胞在血浆中保持悬浮状态而不易下沉的特性。将与抗凝剂混匀的血液置于血沉管中,垂直静置,经一定时间后,红细胞由于比重大,将逐渐下沉,在单位时间内红细胞沉降的距离,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

以血沉的快慢作为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大小。正常男子第1小时末,血沉不超过3mm,女子不超过10mm。

在妊娠期,活动性结核病,风湿热以及患恶性肿瘤时,血沉加快。临床上检查血沉,对疾病的诊断及预后有一定的帮助。

关于维持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原因,有人认为是由于红细胞表面带有负电荷之故,因为同性电荷相斥,红细胞不易聚集,从而呈现出较好的悬浮稳定性。如果血浆中带正电荷的蛋白质增加,其被红细胞吸附后,使之表面电荷量减少,这样就会促进红细胞的聚集和叠连,使总的外表面积与容积之比减少,摩擦力减小,血沉加快。

血沉的快慢主要与血浆蛋白的种类及含量有关。

7.血液与健康的关系

第一,运送氧气,排出废物。血液中的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能结合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它从肺部的肺泡中结合人们从空气当中吸进去的氧,然后将氧输送到全身的组织,供组织细胞利用;失去氧后再与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结合,输送到肺部,排泄到肺泡中,随着呼吸动作的完成,二氧化碳排出,新鲜的氧气进入肺泡,再带到组织当中供细胞利用。这是血液的主要功能。另外,组织代谢产生的废物,也溶解在血液当中,随着血液循环到肾脏经尿液排出, 也有一部分随着血液流到汗腺部位随着汗液排出。 第二,血液中的白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是机体的防御力量,保护人们身体免遭各种微生物的侵害。白细胞有吞噬消灭侵入机体的病原菌和自身衰老的细胞和细胞碎片功能,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是体液免疫的主力军,身体的皮肤、粘膜、白细胞和免疫球蛋白组成了机体的综合防御体系。9 X9 G; k5 I, z; H

第三,血液有凝血、止血和抗凝的功能。当人们不小心划破了手指的皮肤,血液马上就会流出来,但是我们用力压住伤口后,小的伤口很快就止住血,不流了,为什么呢?这主要归功于血液当中的凝血系统。血液还有抗凝血系统,当有血栓形成时,抗凝血系统又被激活,使一些小的血栓溶解,这主要靠纤溶酶的作用。正常情况下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是处于动态平衡的,所以,人们的血液不发生血栓,也不会出血不止。 第四,血液是一个大的缓冲系统,使人们身体组织液的酸碱度总是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不变,从而各个组织细胞的功能能够充分发挥。组织细胞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废物,这些物质有酸性也有碱性,而血液就是一个大的缓冲池,能中和这些酸或碱

第五,血液是体温调节剂,可以保持人们的体温恒定不变。身体的体温调节是受神经中枢的支配,但作用的发挥主要靠血液完成。当外界环境变冷时,流到人们身体皮肤的血液减少,散热减少;当外界温度升高时,流到皮肤的血液增多,循环加快,散热增加,这样就保持人们肌体的体温恒定。

第六,血液是内分泌器官和靶器官的媒介物。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激素是通过血液传递到靶器官,进而发挥作用的。例如,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素释放到血液中,通过血液传递到全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