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文化常识之耳饰简介
1.中国古代手饰文化的介绍
中国古代发型发饰.算个资料的整理吧,希望大家喜欢 1.先 秦 这一时期经历了中国历史上奴隶制的形成、发展,直至逐步走向衰退、瓦解的全部过程。
人类发式在这一时期,已经从原始时期的披头散发,逐步演变到梳辫、挽髻的阶段。发式的妆饰品也随即出现。
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众多出土文物中所显示的资料,足以说明这一切。春秋战国时期所流传至今的有玉雕人形所展示的垂髻。
湖南长沙陈山大队楚墓中出土的帛画中描绘了梳椎髻的楚国妇人。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玉人,塑造了结发至顶、脑后垂辫的商代人物。
洛阳金村出土的弄雀青铜女孩则梳理着分垂两边的双辫。还有安阳殷墟出土的石人,蓄长发,并将发梢拧在一起后而盘至头顶,再戴上帽箍。
这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较为流行的一种发石妆饰,且商代以后的部分史料亦反映出当时所流行的帽箍已经出现了装饰品和装饰纹样。这就足以说明其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带有强烈的装饰性,并进一步侧重于装饰性,成为一种发式妆饰品。
据考证:远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已经使用“ 发器”来梳理头发,其功能与当今所用的木梳相等同。 1.商代的发式辫发局部(河南安阳股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
商代男子发式,以梳辫发为主。从形象资料来看,这个时期的男子辫发样式较多,有总发至顶,编成一个辫子,垂至脑后的;有左右两侧梳辫,辫梢卷曲,下垂至肩的;有将发编成辫子盘绕于顶的等等。
本图为总发至顶,编成一个辫子,垂至脑后的。 商代的发式之二 商代的发式 辫发盘顶的商代男子,此图为商代陶俑。
(河南安阳股墟小屯出土,原件现在台湾)。商代男子发式,以梳辫发为主。
从形象资料来看,这个时期的男子辫发样式较多,有总发至顶,编成一个辫子,垂至脑后的;有左右两侧梳辫,辫梢卷曲,下垂至肩的;有将发编成辫子盘绕于顶的等等。本图为将发编成辫子盘绕于顶的。
商代的发式之三 商代的发式 左图为梳辫发、穿华丽服装的商代贵族,身上有明显的图案花纹,前胸饰有龙纹,两臂饰有降龙纹(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右图为梳辫发的商代奴仆(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
殷墟是商代后期的都城,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在殷墟遗址里,曾发现出大批玉器,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风尚的珍贵资料。
其造型优美、题材广泛、姿态生动,足以说明这时期的玉器工艺水平。更难得的是在这一些玉器玉佩上还雕刻出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发式衣着各具特色,反映了当时衣冠服饰的典型特点。
商代发式骨笄之一 商代发式 商代骨笄(传世实物,原件现藏上海博物馆)。笄是我国在新时器时代就有的骨笄、蚌笄、玉笄、铜笄等用来固定发髻。
周代男女都用笄,笄的用途除固定发髻外,也用来固定冠帽。古时的帽大可以戴住头部,但冠小只能戴住发髻,所以戴冠必须用双笄从左右两侧插进发髻加以固定。
固定冠帽的笄称为“衡笄”,周代设“追师”的官来进行管理。 衡笄插进冠帽固定于发髻之后,还要从左右两笄端用丝带拉到颌下栓住。
从周代起,女子年满十五岁便算成人,可以许嫁,谓之及笄。如果没有许嫁,到二十岁时也要举行笄礼,由一个妇人给及龄女子梳一个发髻,插上一支笄,礼后再取下。
商代发式骨笄之二 商代发式 商代笄饰男女(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图中人物似孩童形象,身上刻有清晰的纹样,可能是早期的文身,头上插的饰物,可能是一对发笄 ,由此可见商代发笄的安插方法。
笄是我国在新时器时代就有的骨笄、蚌笄、玉笄、铜笄等用来固定发髻。周代男女都用笄,笄的用途除固定发髻外,也用来固定冠帽。
古时的帽大可以戴住头部,但冠小只能戴住发髻,所以戴冠必须用双笄从左右两侧插进发髻加以固定。固定冠帽的笄称为“衡笄”,周代设“追师”的官来进行管理。
衡笄插进冠帽固定于发髻之后,还要从左右两笄端用丝带拉到颌下栓住。从周代起,女子年满十五岁便算成人,可以许嫁,谓之及笄。
如果没有许嫁,到二十岁时也要举行笄礼,由一个妇人给及龄女子梳一个发髻,插上一支笄,礼后再取下。 秦、汉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历经战乱,终于达到了“六王毕而四海一”的目的,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伟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
秦王朝综合各国文化,化异为同,为今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汉承秦后,基本沿袭了秦代的体制,废除了秦末的苛政,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中国社会出现了繁荣昌盛得景象,封建社会的经济和文化都有了初步的发展和提高。
汉王朝的政治进步、经济繁荣又促进了与外国和少数民族政权的交流,社会风尚也发生较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化修养也日趋提高,发式妆饰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宫廷贵族的发式妆饰则更是奢侈,华丽。 据迄今为止的文物史料所表明,秦汉时期大多流行平髻,日常生活中,髻上不梳裹加饰,以顶发向左右平分式较为普遍。
高髻只是见诸于少数贵族女子的一种发式。秦有望仙九鬟髻、凌云髻、垂云髻等。
汉有坠马髻、盘桓髻、分髾髻、百合髻等。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发式妆饰也已日趋流行。
九鬟仙髻:自秦代开始在贵族女。
2.耳饰的古代
在古代,耳饰的分类很多。有圆形环状缺口的,直接夹入耳垂,一般以玉质常见,称为玦。有圆柱形喇叭口的,撑大耳孔后将其贯入耳孔的,常见的有琉璃材质,称为耳珰,尤其以琉璃耳珰为绝妙。
有金属制的环形耳饰,扣入耳孔的。有由耳环演变而来的耳坠,在耳环下悬坠一枚或一组装饰,材质丰富多变。后者的发展,也包含了当时封建礼教对女性的许多约束,在佩戴了灵动的耳坠之后,要求女性仪容端正,要保护耳坠不能移步亦摇,时刻提醒女性自我约束,自我检点。这种严苛的礼教直到唐朝才有所缓解,为了争取平等自由,许多妇女都拒绝穿耳。但是,自由之风没有能够坚持多久,到了宋朝,一切又恢复如昔了。
玦是一种开口的环状饰物,一般成扁平体,圆形,中心又孔其状于璧相似,唯环身锯断,形成缺口。
耳珰是汉代妇女常用的一种耳饰。通常以玻璃、琉璃等晶莹剔透的材料为之,作圆柱体,中心穿孔,两端或一端较为宽大,呈喇叭口,中部有明显的收腰。整件器物重量较轻,体积也较小,一般长度在2-3厘米左右,直径约1厘米。佩戴者必须先在耳垂上穿孔,并且将耳孔撑大,戴时将其贯入孔中,因两端粗于中央,戴上以后不易滑脱。(大家记得“孔雀东南飞”里写的吧——耳著明月珰,就是这个)
耳环最初多用于南北各地的少数民族,后传到中原,也为汉族妇女所接受。早期的耳环多以青铜制成,其形制较为简单,一般用较粗的铜丝弯曲而成,在铜丝的一端锤打磨尖,以便穿过耳垂上的小孔。
商代耳环在前代基础上有所发展。最为典型的特成是将耳环的一端加工压扁成喇叭口,另一端仍保持原来的形制,以便穿戴,整个形器呈长圆形,身长8厘米左右。
唐代妇女不崇尚穿耳,只有在少数歌女舞姬以及从事卖笑生涯的妇女中间才偶尔有戴耳坠的现象。宋代妇女喜戴耳环,却很少佩戴耳坠。明代妇女既戴耳环也用耳坠。
3.耳坠的古代耳坠
魏晋南北朝时,除北方少数民族仍旧佩挂耳坠以外,汉族妇女也开始佩戴,这个时期的耳坠实物也常有出土,如河北定县华塔遗址出土的一对,上部用金条作成圆环,下部为金丝编成圆柱,在圆柱的两端挂有五个缀有宝石的圆形金片,中间又挂着五个小球,在圆柱的下部,还连缀着六根金质链索,链索下端各垂一个金质的尖形锤饰,整件器物重16.6克,长9厘米左右。
唐代妇女几乎都不戴耳坠,那是因为不尚穿耳的缘故。宋代妇女喜戴耳环,不喜戴耳坠。
这个时期的耳坠实物所见甚少。明代妇女既戴耳环,也戴耳坠。
《天水冰山录》中就记载有多种耳坠:如金累丝灯笼耳坠、金玉寿字耳坠、金厢猫睛耳坠、金摺丝楼阁耳坠、金宝琵琶耳坠等。《金瓶梅词话》也叙及不少耳坠名称,只是将耳坠称之为坠子,或称坠儿,'。
如金坠儿、金灯笼坠子、金镶紫瑛坠子、玲珑坠儿、金镶假青石头坠子、宝石坠子、银镶坠儿等等。不仅质料不同,造型也各各相异,反映了当时首饰制作工艺的进步。
这个时期的耳坠实物,以北京定陵明神宗孝端、孝靖二皇后墓所出土者最为精美。其中有一件玉兔耳坠,在金丝大圆环下缀以一只站立的玉兔,玉兔前肢持杵,作捣药状;在玉兔的脚下,还衬托着一片以金镶宝石制成的朵云。
这是根据中国民间故事传说中玉兔捣药的故事设计制作的,玉兔向被视为月亮的象征,而月亮又象征着皇后,以此作为皇后的耳饰是最贴切不过了。清代妇女也有戴耳坠的风尚。
考究者还注意耳坠与服装色彩的搭配。富贵之家的妇女,往往拥有几十付甚至数百付耳坠,根据季节的不同和场合的不同,选择使用。
替换方法十分简便,一般不用更换耳环,只要将耳坠连系在耳环上即可。 在满族妇女中,还流行着一个耳垂上悬挂三件坠饰的习俗,时谓一耳三钳。
这是满族妇女固有的装饰习惯。乾隆时,一些新派妇女受汉族影响,也开始佩戴一耳一钳,以至引起统治者的不满,因为这样一来,便失去本民族特有的妆饰习俗了。
乾隆皇帝还专为此事下过诏谕,他说:旗妇一耳带三钳,原系满族旧风,断不可改饰。朕选看包衣佐领之秀女,皆带一坠子,并相沿至于一耳一钳,则竟非满洲矣,立行禁止。
由于朝廷的干涉,这种现象才有了改变。我们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皇后朝服像上,就可以看到一耳三钳的形象。
进入民国以后,在东北满族集居之地,仍保留着这一风习。近代妇女曾因反对旧的封建礼教而废止过穿耳。
为了使不穿耳的妇女也能用上耳饰,人们发明了一种新的耳坠。这种耳坠的上部,不再做成圆环,而是用金属加工成一种弓型轧头,轧头上制有螺纹,佩戴时只要松开轧头,套入耳垂,然后再将轧头旋紧即可。
这种耳坠实物有大量传世。元代耳环和金代基本相似,也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后面的弯钩和金代耳环几乎完全一样,区别主要在前半部分,通常以玛瑙、白玉或绿松石等制成各式花样。
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察右前旗古墓出土的耳环就作这种样式。陕西西安玉祥门外元墓出土的耳环也是如此,只是装饰部分用白玉雕凿出人形以代花卉。
玉人和耳环的连系,则用极细的金丝。明代耳环,大多以金银横压出花形,然后在花瓣或花叶部位镶嵌各种宝石,有的还在花蕊中间镶嵌上一颗珍珠。
甘肃兰州上西圆明墓及上海肇嘉滨明墓出土的耳环,都是这种类型。在热衷诵经念佛的妇女中,还出现将佛像装饰在耳环上的情况。
江苏无锡江溪陶店桥明墓就出土这种耳环实物,其制以金制成托座,上缀玉雕佛像,佛像的底座也用金片加工成莲花状;在佛像的顶部,还镶嵌着四颗珍珠。整件器物虽然不大,仅高3厘米,但佛像的面容神态,被塑造得惟妙惟肖。
明代的笔记小记中也往往有关于耳环的记载。如《天水冰山录》记严蒿被籍没的家产中,有金水晶仙人耳环、金点翠珠宝耳环、纯金方楞耳环、金厢四珠宝石古老钱耳环、金珠串楼台人物耳环、金厢玉灯笼耳环及金累丝灯笼耳环等,共几十种。
在《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等书中,也叙及不少耳环名目。其中有一种丁香耳环就很有特色。
丁香是一种植物,它的果实很小,呈椭圆形。丁香耳环就是仿照其形状制作而成,在明代,这种小巧玲珑的耳环很受妇女欢迎。
不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都喜欢戴这种耳环。只是所用质料不同,贵者用金银珍宝,贫者以铜锡玉石。
清代学者李渔在他的《闲情偶寄》一书中,曾谈及这种耳环:饰耳之环,愈小愈佳,或珠一粒,或金银一点,此家常佩戴之物,俗名丁香,肖其形也。 除耳环之外,古代妇女也用耳坠。
耳坠是连属于耳环之下的一种饰物。它的上部即为耳环,下部悬挂着一组坠饰,因形而得名,故称耳坠。
耳坠也来自于异族,本为男子所用,大约在晋六朝时传入中原,也为汉族妇女所采用。目前能见到的耳坠,以内蒙古敖汉旗周家地古墓出土的一件年代为早。
墓主人髡发,面覆麻布,出土时两耳均戴着耳环,其中左耳环下另用皮条系挂一个铜质坠饰。据文物工作者分析,这是一座东胡人的墓葬,入葬年代在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相当于西周至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的耳坠实物,在内蒙古境内的阿鲁柴登遗址以及准格尔旗西沟畔墓均有出土。如阿鲁柴登出土的一对,上部为。
4.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是1961年王力教授受教育部委托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中的一部分(第八、九单元的通论部分)。《古代汉语》书稿的原始基础是 195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讲义》。讲义分为文选、常用词和通论三个部分,由北京大学中文系王力、林焘、唐作藩、郭锡良、曹先擢、吉常宏、赵克勤、陈绍鹏等先生编写。《古代汉语》在这部讲义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增删改写,凡四易其稿,但是讲义的体例和基础内容都被继承下来。根据教育部当时的委托,对讲义进行修订的编写组同样分为文选、常用词和通论三个部分。通论部分的执笔人是马汉麟(南开大学)、郭锡良(北京大学)和祝敏彻(兰州大学)诸先生。当时每一篇稿子都经过集体编写组内讨论,组外(即北京师范大学的萧璋、许嘉璐,人民大学的刘益之,北京大学的赵克勤、吉常宏诸先生)传观并签注意见,最后由主编王力教授定稿。这个定稿比起《古代汉语》最初的两稿已经是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定稿后,丁声树、朱文叔、洪诚、殷孟伦、陆宗达、张清常、冯至、魏建功、姜亮夫、叶圣陶诸先生都曾审阅并提出书面修改意见,其中尤以姜亮夫和叶圣陶先生的修正内容为多。1980年和2004年,这部书稿分别在王力教授和郭锡良教授主持下进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大的修订。2008年,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在原稿的基础上,请美国汉学专家刘乐园(Lewis Eden)以近世考古学、史学新发现为依据,对这部书稿做出了全面的第四次修订。
5.有谁知道耳饰的历史变迁,具体的.拜托
这些耳饰我国古代就有,虽然形状与今天的不尽相同,但往往更希奇古怪,更丰富多采:
(一)耳环:悬挂在耳垂下面的环状装饰品。有金耳环、玉耳环,还有铜耳环、木耳环。《华阳国志四 南中志》:“夷人大种曰昆,小种曰叟,皆曲头木耳环。”宋《诸蕃志》记海南岛土著居民“以大环堕耳,俾下垂至肩”。又清朝屈大均撰写的《广东新语》也记载海南岛儋县土著“上加铜环,耳堕垂肩。”
(二)耳钉。也就是像钉子一样插入或塞在耳朵上的装饰品,古代也很多。(1)玉珥。“珥”:《说文》“珥,瑱也”( 瑱:音tian去声,以玉塞耳)。“珥”作动词用意思是“贯耳(穿耳朵)”。拿什么穿耳朵作为装饰品呢,形形色色都有。所以又有(2)耳黄蛇:《山海经 大荒东经》:“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这“两黄蛇”当为金黄色的蛇状装饰品。
(三)耳坠:除了(1)珠、玉等制作的耳坠外,还有希奇古怪的悬挂在耳垂下的珠饰品。例如:(2)据《山海经•大荒北经》:“有儋耳之国,任姓,禺号子,食谷。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强。”这是上古时期北方的“儋耳国”,居民耳垂穿挂“两青蛇”。“儋”:通“担”,肩挑的意思。可见这里的人耳坠很大很重,像肩膀挑东西一样使耳朵坠得很低很长,所以称“儋耳”。(3)还有南儋耳:今天海南省儋县古代亦称“儋耳” 。《山海经•海内南经》又有“离耳国”的记载,郭璞注云:“锼离其耳(把耳朵割开),分令下垂以为饰,即儋耳也。在珠崖海渚中。不食五谷,但噉蚌及薯芋也。”郝懿行《山海经笺疏》:“郭云‘即儋耳’者,此南儋耳也,又有北儋耳,见《大荒北经》。”东汉杨孚《异物志》称:“儋耳夷,生则镂其头皮,尾相连并,镂其耳匡为数行,与颊相连,状如鸡肠,下垂兼上。食薯,纺织为业。”也就是先把耳朵用刀割开几道像鸡场形状垂下,再加上装饰物。这种“儋耳”的风俗我国四川哀牢山区彝族人过去也有,《后汉书•南蛮 西南夷传》:“哀牢人皆穿鼻儋耳。其渠帅自谓王者,耳皆下肩三寸,庶人则至肩而已。”去年我看电视《走进非洲》,才知道非洲某地(具体地名忘了)的黑人也有同样的习俗,以至于那里人耳朵越坠越长几乎接近肩膀,耳坠孔也变得越来越大。看来“爱美之心”不仅“人皆有之”,而且“古已有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而且古人为追求美而牺牲的决心比现代人还要大得多呢!
6.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介绍
本书是王力教授主编的一部非常传奇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通论性经典作品。在半个世纪之前编写这部书稿的时候,就动用了当时中国所有的古代文化研究领域最顶尖级的专家。那些响当当的名字,王力、丁声树、朱文叔、洪诚、殷孟伦、陆宗达、张清常、冯至、魏建功、姜亮夫、叶圣陶,各个全都是今天学人难望其项背的大师。这本书出版46年来前后历经4次重要修订,到今天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础参考书。全书分礼俗、宗法、饮食、衣饰等十四个方面。本书曾在港台地区出版并被译成日、韩等语言流行于海内外。
7.古代耳钉叫什么
中国古代耳饰门类非常多样,既有装饰用品,也有礼仪用品,主要分为以下七类:(一)、玦 玦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耳饰实物,绝大多数为形似环而有缺,以玉石质地为主。
主要流行于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纹样装饰趋向华丽,到了汉代则主要见于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地区,如云南滇族地区,汉族地区不再流行。从出土情况来看,佩戴玉玦既可以双耳佩戴,也可以单耳佩戴,而且没有性别和年龄的差别。
(二)、瑱(充耳) 瑱是诞生于中国先秦时期的一种礼仪耳饰。其最初用于充塞耳孔,后来被悬挂于人的耳畔。
其功用是提醒所戴之人以戒妄听,谨慎自重。男子使用时一般做为冕冠的附件,玉制的称为“瑱”、“珥”或“充耳”,绵制的称为“纩”或“充纩”,自先秦一直沿用至明代;女子使用时一般将之系于簪首,统称为“簪珥”,主要流行于汉晋时期。
瑱的使用体现了中国古人尊礼、尚礼,将礼视为一切习俗之行为准则的文化特质。(三)、耳珰 耳珰,特指嵌入耳垂穿孔中的饰物。
其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步入阶级社会后,主要出土于汉魏时期,以玉石和琉璃质居多。汉代人认为其俗源自蛮夷,最初是对女性行为的一种约束和警戒。
其造型分收腰圆筒形、钉头形和穿系珠珥型三类,也称耳珠,珰珥等。其佩戴方式最初多为穿耳式,后来随着中原礼文化的兴起,又出现了簪珥式和系于耳部两种方式。
这三种方式在汉魏时期应该同时存在,但至少在汉族上流阶层的女性当中,应是以簪珥这种佩戴方式为主。 耳珰在明代也被作为耳坠的代称,明《客座赘语》载:“耳饰……在女曰‘坠’,古之所谓‘耳珰’也。
(四)、耳环 耳环,又简称“环”。耳环的形制,最初是以金属为主体材料制成的环形耳饰,到了辽宋时代,则转化为饰物后戴有环脚的形式。
环脚即用作簪戴的细弯钩,宋代略短,到了明代则在耳后伸出很长,有约束行为,使人端庄之意。这种耳饰出现在冶金技术产生之后,在此之前,人们的耳饰大多以玉石为之,如玉玦,珰等。
“耳环”之名在史籍中出现得较晚,可能和汉族人在宋以前不流行穿耳有关。在南北各少数民族中,金银制的耳环一度称做“耳鐻”。
《集韵·鱼藻》载:“鐻,金银器名。”又“璩,环属,戎夷贯耳。
通作鐻。”《山海经·中山经》:“(青要之山)神武罗司之,其状人面而豹文,小要而白齿,而穿耳以鐻。”
郭璞注:“金银器之名,未详也。”郝懿行笺疏:“(《说文》)新附字引此经则作‘璩’,云:‘璩。
环属也。’”均说明耳鐻即环状耳环。
《后汉书·张奂传》:“先零酋长又遗金鐻八枚,奂并受之。”《魏都赋》载:“鐻耳之杰。”
清李伯元《南亭笔记》卷五:“幼时耳上有穿痕,至老犹存,宛施环鐻。”云南古滇国墓以至越南东山文化的遗物中,都曾发现戴这类环状耳饰的人像。
[1] 目前能见到的有关耳环的记载,以晋六朝为早,但其佩戴对象,主要是南北各地的少数民族,且不分男女,均可戴之。如《南史·夷貊上》:“林邑国……男女皆以横幅古贝绕腰以下……穿耳贯小环。”
六朝以后,少数民族穿耳戴环的习俗一直有所延续。如《峝溪纤志》:“苗妇人耳环盈寸。”
《瀛涯胜覧》:“阿丹国妇人耳戴金厢宝环。”《贵州通志》:“土人女子耳戴大环垂玉肩。”
《郡大记》:“大邦妇人耳戴大金圈。”[2]周去非《岭外代答·海外黎蛮》:“其妇人高髻绣面,耳带铜环。”
[3]等等,都说明长期以来,穿耳戴环一直是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妆饰习俗。 汉族男子不尚穿耳,也不喜佩戴耳环。
而汉族女子普遍佩戴耳环则要到宋代。(五)、耳坠 耳坠,又名“坠子”。
耳环所缀饰物是不可摇晃的,耳坠则不然,耳坠是在耳环基础上演变出来的一种饰物,它的上半部分多为圆形耳环,环下再悬挂若干坠饰,人在行动之时坠饰可来回摇荡,颇显戴者婀娜摇曳之资,故名耳坠。因耳坠相对于耳环更显活泼,不如耳环端庄,故没有耳环正式,宋元明之际,女子耳饰多以耳环为主。
自明代晚期开始,耳坠才相对多见一些,但款式也大多比较简约、节制,并无过长,繁缛的流苏。耳坠在中国封建社会真正的大流行是在清代,这和明代中叶兴起的心学及心学异端思想对程朱理学思想的冲击有关。
从出土文物观察,中国先民佩戴耳坠的习俗,可一直上溯到新石器时代,但形制多比较简单,通常以玉石磨制成坠,上部各钻有小孔,可用绳带穿系佩戴。还有一类耳坠和耳珰组合佩戴,将下坠的珠玑穿系于耳珰的空心穿孔之中,垂于耳下,称之为“珥”。
或许直接将丝线穿入耳洞有一定困难,也不甚美观,故此古人在金属工艺尚不完备之时发明出了玉石制的空心耳珰用以穿挂坠饰,可谓独具巧思。(六)、丁香 丁香,又名“耳塞”,是一种小型金属耳钉,也可于钉头镶嵌珠玉装饰,流行于中国明清时期。
丁香不似耳环、耳坠般可以随风晃动,而是固定于耳垂之上,故比较小巧轻便,适于家常佩戴。丁香的质地以金银居多,富贵者嵌有珠玉,贫贱者则以铜锡为之。
丁香这种耳饰其实是耳珰的变体,只不过前者以金属质地为主,后者以珠玉、琉璃质地为主。都是固定于耳垂之上的(不包括穿有坠饰的耳珰),只是耳珰。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