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儿手术麻醉常识
1.做手术一般打什么麻醉药
小儿麻醉最基本的是:睡眠+止痛=麻醉。麻醉可分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父母最担心的是全身麻醉。小儿对手术会有高度恐惧感,同时很难耐受疼痛以及术中因固定姿势而造成的不舒服感觉,必须给予足量的麻醉药物产生意识消失、遗忘和止痛作用,也就是全麻。
麻醉药物只是暂时对孩子的神经起作用,麻醉过后神经系统功能会恢复正常。小儿腰麻、硬脊膜外麻醉以及局麻只用局麻药,是将药液注射在神经干周围、脊髓或神经末梢,使疼痛感觉不能传到大脑而止痛,这些药的作用部位都不在大脑,更不用担心不会影响智力。目前全世界都没有机构以及资料表明,在正规麻醉操作下,孩子的智力与麻醉有直接关系。
至于麻醉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和意外,确实是存在的:
首先,麻醉药作为一种药物也不是没有副作用,这需要医师认真选择适应证,掌握好药物剂量,做到扬长避短,安全使用。其次父母和麻醉医生的配合不足是诱因之一。术前6小时不能喝水、不吃东西是手术麻醉的常识,但很多父母经不起孩子撒娇,以为喝点水没多大关系,这是不对的。因为饱食后的患儿,容易因呕吐发生呼吸道堵塞,继而引起脑缺氧。医生选用什么麻醉药,麻醉药如何配、配多少,通过什么途径给药,除了通过医生检查和诊断孩子的状况得知外,还取决于父母提供的孩子健康情况。由于每种麻醉药都有相对应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所以父母必须详细地向麻醉师介绍清楚孩子过往病史、身体状况,才能保证麻醉师配出效果最好、对孩子最为安全的麻醉药。
第三,麻醉过程中麻醉医生的技术操作和管理工作失误是发生麻醉危险的关键因素。但只要麻醉医生认真对待,有熟练精湛、正确无误的操作技术,精心做好麻醉管理,麻醉意外和危险是可以避免的。
随着麻醉学科的迅速发展,麻醉药品越来越多,越来越好,麻醉器械和监测仪器也不断更新,大大增强了对人体各项生命体征监测的可靠性、灵敏性和自动化程度,麻醉的危险性和意外事故已大大减少。
2.儿童全麻什么叫"基础麻醉"
儿童对父母依赖信任,对穿白大褂的手术、麻醉、医护人员恐惧不安。一旦离开父母进入手术室,往往哭闹、不合作。这时就需要使用基础麻醉的方法使患儿意识消失,安静配合。基础麻醉就是为正式麻醉打基础,为后者提供条件。
目前多采取氯胺酮、硫喷妥钠肌肉注射方法;现在又有了经鼻腔滴入咪唑安定(0.5-0.6mg/kg)和氯胺酮(5-6mg/kg)混合液的优良方法, 一经滴入几分钟就显效。理想的基础麻醉应使小儿入室后处于镇静、镇痛和意识淡漠状态,且呼吸循环无功能抑制。
这样,就避免了正式儿童麻醉时注射疼痛引起的患儿剧烈哭闹、不合作和精神创伤等。大家知道,小儿恐惧、哭闹、手舞足蹈不仅给临床麻醉医师在进行麻醉诱导时带来麻烦,其哭闹还会使患者肺内压力增加,肺血减少,并且引起缺氧发作,导致不良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等,给下一步的操作带来很大困难甚至意外。
所以,有基础麻醉打下好基础,就可以顺利进行正式儿童麻醉了。有全身麻醉和区域神经阻滞。全身麻醉(全麻)包括吸入麻醉、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复合麻醉,目前国内、外多采取静、吸复合麻醉,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静脉麻醉药、吸入麻醉药的各自优点,回避其缺点,实现优质麻醉”。
您看,正式麻醉时肌肉注射和静脉穿刺引起的疼痛反应这时候没有了。另外,会给患儿带来精神创伤,还有呼吸抑制和口鼻腔干燥、恐惧以及剧烈哭闹等也没有了。
用药,虽会带来一定副作用,但是假如不用药更为有害。
3.孩子需要手术,麻醉怎么选
在临床上,小儿麻醉医生选择镇静和(或)麻醉,主要有以下列目标为原则:
1.保护患儿安全和利益。
2.减轻患儿躯体不适、疼痛。
3.控制焦虑,使心理创伤最小,尽力使患儿遗忘。
4.控制行为和(或)活动来完成诊断(治疗)操作。
5.使患儿安全脱离医疗监护。
童年时期的不良记忆会影响患儿今后的生活,如果没有麻醉和(或)镇静,临床诊疗操作的痛苦经历和记忆会延续终生,造成患儿的社会、心理问题,如暴力倾向等。
因此,对于小儿手术而言,麻醉选择事实上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年龄较小,无法很好配合的小儿,就必须使用全身麻醉的方式;除非是年龄相对较大的孩子可以考虑采用神经阻滞等方法进行麻醉。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