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伦尼乌斯公式(Arrhenius equation )由瑞典的阿伦尼乌斯所创立。化学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变化关系的经验公式。公式写作 k=Aexp(指数式)。k为速率常数,R为摩尔气体常量,T为热力学温度,Ea为表观活化能,A为指前因子(也称频率因子)。也常用其另外一种形式:lnk=lnA—Ea/RT (对数式)。
中文名阿伦尼乌斯公式
Arrhenius equation
阿伦尼乌斯
物理化学、催化科学
物理化学、催化科学
瑞典化学家
斯万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瑞典语:Svante August Arrhenius,1859年2月19日-1927年10月2日),瑞典化学家。提出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的阿伦尼乌斯理论,研究了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得出阿伦尼乌斯方程。由于在物理化学方面的杰出贡献,被授予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1]
有效碰撞理论
早在1918年,路易斯运用气体运动论的成果,提出了反应速度的碰撞理论。该理论认为,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先决条件。反应物分子碰撞的频率的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下面以碘化氢气体的分解为例,对碰撞理论进行讨论。
2HI(g)----H(g)+I(g)
通过理论计算,浓度为1×10mol·L的HI气体在973K时分子碰撞频率约为3.5×10L·s。如果每一次碰撞都发生反应,则反应速率应约为5.8×10mol·L·s。然而实验结果表明,在这种条件下的实际反应速率约为1.2×10mol·L·s.这个数据告诉我们,在为数众多的碰撞中,大多数的碰撞并不能引起反应,只有极少数碰撞是有效的。
碰撞理论认为,碰撞中能发生一组分子(下面简称分子组)首先必须具备足够的能量,以克服分子无限接近时电子云之间的斥力,从而导致分子中的原子重排,即发生化学反应。我们把具有足够能量的分子组称为活化分子组。活化分子组在全部分子占有的比例以及活化分子组所完成的碰撞次数占总数的比例,都是符合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的,
故有:f=e^[-Ea/(RT)]
式中f称为能量因子,其意义是能量满足要求的碰撞占总碰撞次数的分数;e为自然对数的底;R为气体常数;T为绝对温度;Ea等于能发生有效碰撞的活化分子组所具有的最低能量的N倍(N是阿弗加德罗常数)。
能量是有效碰撞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充分。只有当活化分子组中的各个分支采取合适的取向进行碰撞时,反应才能发生。一下面反应说明这个问题。
NO+CO----NO+CO
只有当CO分子中的碳原子与NO中的氧原子相碰时,才能发生重排反应;而碳原子与氮原子相碰的这种取向,则不会发生氧原子的转移。
因此,真的有效碰撞次数,应该在总碰撞次数上再乘以一个校正因子,即取向因子P。
反应物分子之间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所发生的碰撞的总数是Na(阿弗加德罗常数)的Z倍,则平均反应速率ν可表示为
ν=ZPf=ZPe^(-Ea/RT)
参考资料1.斯万特·阿伦尼乌斯 诞辰162年·是哪天网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