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海獭百科和海獭百科含叶酸的食物有那?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海獭的具体资料
海獭
海獭是稀有动物,只产于北太平洋的寒冷海域, 海獭的身上长有动物界中最紧密的毛发(每平方寸有一百万根)。 根据动物学家的研究,海獭是由栖息于河川中的水獭,在大约五百万年前才移居海边而进化成海兽。 因此,海獭并不像生存在于海水中已有三千五百万年的老前辈—-海狗—那样善于潜水,同时也缺乏一层厚厚的皮下脂肪以抗寒。
海獭的抗寒本领是来自体内和体外两项遗传变异,体外变异就是上述的盛长密集毛发,而体内变异则是消耗大量海鲜以盛产热能。
是故 ,海獭不但是动物界中特有更佳的毛皮兽, 同时也是 地球上食量更大的动物,通常一天要消耗其体重的三分之一那么多的海鲜。换句话说,成熟海獭的体重大约是六、七十磅,所以平均每 一头一天就要吃十几磅甚至二十几磅的海鲜。
海獭是肉食兽中唯一的海栖动物。成年雄海獭体长1.47米,体重45千克。雌海獭体形娇小,体长约1.39米,体重约33千克。海獭的尾巴长约30~40厘米。它的头很小,身躯肥胖,前肢短而 *** ,后肢长而扁平,趾件间有蹼,成鳍状,适于游泳和潜水。海獭主要生活在海中,仅休息和生育时上岸,甚至睡觉时也在海里漂浮。海獭是海兽中会利用工具捕食的动物。海獭具有一层厚密的体毛。它的皮毛是哺乳动物中的密度更高的。 早在260年前,人们发现海獭的皮毛是御寒的珍品,于是大量捕猎。在阿拉斯加,据说当时有一个俄国人一次就捕获上万头海獭,取皮去肉,高价出售,牟取暴利。到1911年,海獭的数量仅剩下1000头。后来,经过保护,海獭的数量才有所回升。
海獭擅长潜水,经常潜到3~10米处活动,有时潜到50米深的海底寻找食物,它们几乎不到陆地上活动,也从不远离海岸。夜晚,它们能在海面上过夜睡觉。与其它海兽相比,海獭的游泳速度算是比较慢的,每小时仅10~15千米。
海獭的食物大部分是海底生长的贝类、鲍鱼、海胆、螃蟹等,有时也吃一些海藻和鱼类。它们最喜欢吃的食物是海胆,但海胆的壳很坚硬,靠牙齿是绝对咬不开的,海獭就想出了一个很聪明的办法:在水下拣起海胆把它们夹在前肢下边松弛的皮囊中,很快地浮上水面,四条腿朝上仰游着,把从海底拣来的拳头大小的石块放在胸前当砧石,用前肢夹着海胆在石块上撞击,一旦发现壳敲破了,海獭便马上将里面的肉质部分吸食出来。吃饱之后,它们会将石头保存下来,反复使用。这一点海獭胜过类人猿。
海獭身上对人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它的皮毛。用海獭皮制成的衣服是御寒的极品。海水的传热比空气要快4倍,而海獭没有像鲸那样厚厚的皮下脂肪层可以保暖,它的皮下脂肪仅占体重的1.8%,但是海獭有一身厚厚的皮毛,每平方厘米有毛12万5千根,同时皮毛上还有一层脂肪,即使在深水里也能滴水不透。
*——*——*——*——*——*——*——*——*——*——*——*——*——*——*——*——*——*——*——*——*——*—
海獭是哺乳动物,生活在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岛和堪察加半岛沿海,善于游泳和潜水,它体长1公尺左右,尾长约30公分,只是在休息和繁殖的时候才上陆,它前肢短小,专门取食和梳刷绒毛,后肢较长,宽大而扁,成鳍状,趾间有蹼,能像桨那样划水。长长的尾巴像舵那样在前进时掌握方向。
长期以来,人们总以为自己是唯一会使用工具的智慧动物,然而,事实说明其它动物也会使用工具。海獭非常喜欢吃硬壳动物,如海胆、贻贝、蛤子等。这些动物都有很坚硬的外壳,海獭的牙齿根本无法咬碎它们。那么海獭是怎样破壳吃肉的呢?聪明的海獭想到了更坚硬的石块。它们在海底抓到海胆或其它软体动物以后,先把猎物挟藏在两个前肢下面的皮囊中,游到水面后仰躺,把随身携带的约有拳头大的方形石块放在胸博上作砧板,然后用前肢抓住猎物使劲往石头上撞击,击几下以后看一下猎物的外壳是否破碎,若未破碎,则继续用力撞击,直到壳裂肉露为止。有人统计,一头海獭在一个半小时之内可以从海底捕获54只贻贝,在石头上撞击2237次。饱食以后,海獭把石头和吃剩的食物藏在皮囊中,即使海浪冲击也不会失落,以备再用。
海獭的睡觉十分有趣。夜幕降临,有的海獭也爬上岸来,在岩石上睡觉,但大多数时间海獭却寝于海面。它们寻找海藻丛生的地方,先是连连打滚,将海藻缠绕在身上,或者用肢抓住海藻,然后枕浪而睡,这样可避免在沉睡中被大浪冲走或沈入海底的危险。海獭的这种睡觉模式可以有效地抵御来之岸上的敌害威胁。海獭睡觉时,如果受到敌害的来犯或者受到惊忧,大多数成员立即潜水逃跑,但常有少数成员留下来,以探明引起骚动的原因。一旦发现确有危险时,就用尾巴“僻啪僻啪”地猛击水面,以此作为报警信号,通知其它成员赶快潜逃。另外海獭具有特别灵敏的嗅觉,能够嗅到8千米以外人吸咽的味道。要是有人在海滨上走过之后,如果不经几次潮水把人留下的气味刷掉,它们就不会上岸。这种灵敏的嗅觉有利于它们及早发现敌害。
海獭平时特别爱“打扮”。它的一生除了觅食和休息以外,总是用相当多的时间来梳理、舔擦自己,皮毛、头尾和四肢都不放过,连胸腹部这个“餐桌”也都洗得一乾二净,它的这种“梳妆”是为了自己的生存,海獭全靠身上的皮毛起保护作用,如果皮毛乱蓬蓬的,或者沾上了污秽,海水就会直接浸透皮肤,把身体的热量散失掉,因而会被冻死。
海獭的繁殖比较缓慢,5年才有一胎,通常一胎只有一只,双胞胎和三胞胎是极为罕见的。海獭的怀孕时间长达1年,刚生下来的海獭在头一年里,几乎是毫无抵抗力的,无论妈妈到哪里,都只能挂在胸前,据统计,每10只小海獭中只有1只小海獭在将来的时间里才有本领扩展它的领地。再加上人类的大量捕杀以谋取它珍贵的皮毛,海獭在过去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现在重视了它们的保育活动,海獭才增加到了几万头。
海獭和水獭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为:科属区别、外观区别、生活习惯区别、游泳姿势区别、体型区别。
1、科属区别:水獭属于水獭属,海獭属于海獭属。
2、外观区别:成年水獭面部颜色较暗,海獭的面部比较接近白色;水獭的身体形状较细长,海獭则比较胖。
3、生活习惯区别:水獭会经常上岸,海獭在水中的时间比水獭更长。
4、游泳姿势区别:水獭游泳时身体向下,海獭游泳时一般是仰着的。
5、体型区别:海獭的体型比水獭大很多。
水獭和海獭
水獭体长约560-800mm,尾长约300-400mm。躯体长,呈扁圆形。头部宽而稍扁,吻短,眼睛稍突而圆。耳朵小,外缘圆形,着生位置较低。四肢短,趾(指)间具蹼。下颏中央有数根短的硬须,前肢腕垫后面长有数根短的刚毛。鼻孔和耳道生有小圆瓣,潜水时能关闭,防水入侵。
水獭体毛较长而致密,通体背部均为咖啡色,有油亮光泽;腹面毛色较淡,呈灰褐色。绒毛基部灰白色,绒面咖啡色。水獭头骨之吻部粗短,额部较长,脑室宽大呈扁梨形。眶间部很狭窄,眶后嵴向后延伸呈“V”形颞嵴。
海獭(学名:Enhydra lutris),鼬科海獭属的一种动物。体长130-150厘米,体重30-50千克,尾长30-40厘米,雄性略大于雌性。前肢短而 *** ,后肢长而扁平,趾间有蹼,成鳍状,适于游泳和潜水。
群居,除繁殖外,几乎终生海栖。夜间将海藻缠在身上枕浪而睡,以防止被冲走,并有几只轮流放哨。可潜水至50米深的海底,主要以贝类、鲍鱼、海胆、螃蟹等为食,常仰泳并将石块固定于胸部,把食物砸碎取其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水獭 百度百科——海獭
海洋中最聪明的动物是什么?
海豚
海豚海豚高智商揭秘
发达的大脑
动物界谁最聪明?可能有人会说是黑猩猩。可是海洋学家却认为,海豚与人类一样也有学习能力,甚至比黑猩猩还略胜一筹,有海中"智叟"之称。
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小川博士开始了海豚脑与人脑及其他动物脑的对比实验。经解剖研究,证明了海豚的大脑十分发达,一条成年海豚的平均脑重为1600克~1800克,比人脑还重。而且海豚的大脑皮层非常发达,上面布满沟回,远远高于猕猴而仅次于人类。
法国著名科学家高尔·奥登认为人类的祖先是海豚,因为他发现海豚跟人类相似的地方比类人猿还多。虽然这一观点目前尚未被多数人接受,但大多数科学家一致认为,海豚是非常伶俐的动物。这是因为海豚有着十分出色的表现:它能准确无误地识别目标;能给潜水人员传递信息;经常救护海难中落水的人们;能几十年如一日地给危险海域的轮船领航;能在海域侦察各种情况,并排除险情,保证军舰顺利航行;能表演各种精彩的杂技节目等等。
智力进化的动力
在30多种海豚中,大部分都有群居能力,形成了几十条到上百条的流派,但在一定期限内又可细分为更小的组织,还可在需要的时候重新组成联盟。科学家们花了几千个小时观察澳大利亚海岸一些瓶状鼻海豚的行为,他们发现,海豚形成了一些群居性的联盟,其复杂与狡猾的程度超过了除人类以外的任何哺乳动物的所作所为。在这些圆滑无比的海洋动物伙伴关系中,一组海豚会联合其他一些雄海豚组成"联合小组",来对付第三个小组,这种多层次的"战争计划"要求具备相当的脑力来计算。
许多灵长类动物如黑猩猩和狒狒都因为能联合起来对付敌人而闻名,可是以前还从没有哪一组动物会想到去联合另一组动物打击第三组。更令人吃惊的是,海豚形成多组联盟看起来是动态的、富于变化的,根据海豚的需要,根据一个组是否欠另一个组的"人情",还有海豚认为会获取成功的感觉而每天发生变化。这就是说,海豚是十分"机会主义"式的,每一只海豚随时都在琢磨着谁是朋友谁是敌人?
有意思的是,海豚不仅与其他的海豚结成联盟,有时候还会与金枪鱼结成临时合作性质的"联盟",共同围捕蜻鱼群。科学家坚信,与其同伴合作与竞争这种"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压力,也许加速了海豚大脑的进化。人类是在高度群居的状态下进化的,亲戚、朋友和敌人都混在一起,而一个人今天分享的资源,到了明天也许就变得非常稀少了,这样就会引起争斗。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很少有那种一清二白的关系存在,而人类的智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高度发展的。一些科学家坚持认为,海豚的"高智商"与人类的智力成熟过程不仅是相似的,而且是一脉相承的。
与人周旋
几年前,日本远洋渔轮滥捕滥杀海豚的场面使得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和动物爱好者怒不可遏。然而,海豚毕竟是生活在海洋里的高级哺乳动物,它们的智慧是鱼类无法相比的。首先,海豚懂得跳高会带来危险。每当渔轮驶近时,它们就缓缓地在水下潜游。它们的呼吸动作也变得十分轻巧,只是把呼吸孔露出水面短短几秒钟,就马上潜入水下,而且往日在呼吸时喷溅而起的水花也不见了。这样,渔轮上的了望哨就难以发现目标。其次,可爱的海豚有着惊人的分辨能力。不论在水面还是水下,海豚都能区分出正在驶近的船是一艘危险的渔轮,还是一艘没有危险的普通船。更有甚者,在某些海域的海豚似乎全部掌握了渔轮活动的底细和规律。于是,它们不再避开渔轮,有时甚至向着渔轮游去。当然,海豚不会游到渔轮的左舷一侧,因为它们知道,拖网就是用绞车或吊车从左舷拉上甲板的,但在右舷一侧没有危险。这里渔民对它们毫无办法。
最精彩的是,有些海豚已经在向渔民们发起挑战。当渔轮张开大网后,一些斑海豚满不在乎地和金枪鱼一起游进了网口。在收网之前,斑海豚自管捕食鲭鱼,仿佛不知道自己已经身陷虎口。渔轮开始收网作业了,但斑海豚们仍若无其事地躺在水面上,看上去像是在装死;因为它们知道,为了起网,渔轮必然要来一个倒驰,此时靠近左舷的网沿会沉下水面大约20秒钟。斑海豚正在等待这一时机的到来,网沿一下沉,它们就不慌不忙地鱼贯而出,那些浮在鱼群上面装死的斑海豚也就尾随其后窜了出去。全部海豚漏网以后,兴奋活跃的它们会在离渔轮不远的地方表演几个漂亮的跳高动作,似乎有意气气那些目瞪口呆的渔民。
海獭是几级保护动物?
海獭是濒危(EN)级别保护动物。海獭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5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濒危(EN)。
在美国濒临绝种动物条例(U.S. Endangered Species Act)中被列为“受威胁种”,而在1977年的海洋哺乳类保护条例(Marine Mammal Protection Act)中列为“枯竭种”。
分布:
海獭分布于北太平洋近岸水域,由日本北部至堪察加半岛沿岸,往东经阿留申群岛与阿拉斯加湾南岸,沿北美太平洋海岸至下加利福尼亚。加州海獭(E. l. nereis)的分布范围由加州北部往南至下加利福尼亚。
阿拉斯加海獭(E. l. lutris)的分布范围自白令海西部的司令群岛,沿勘察加半岛东南部海岸至千岛群岛,最南达日本北部。另一亚种E. l. kenyoni同样被称为阿拉斯加海獭,其分布范围由阿留申群岛与普里比洛夫群岛往东至阿拉斯加半岛,以及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美国的华盛顿州与俄勒冈州等地的海岸。
以上内容参考:海獭_百度百科
关于海獭百科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