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和马化腾一样,都说过自己是普通家庭,但俄粉不信马化腾信普京。
问题是,普京的家世,比马化腾厉害多了。
所以,俄粉是没有逻辑的。
1
红色家族
1952年10月7日,这一年是中国生肖龙年,离朝鲜战争结束和斯大林逝世还有1年不到,普京在这一天出生了。
他的出生地点位于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市中心,距离涅夫斯基大街只有两站路。
这个出生地点,可以类比为现在的上海人民广场商圈,寸土寸金。
这就已经排除了普通家庭这种可能性。
再来看看他的家庭背景,属于秒杀的那种级别。
父亲是国营工厂的党委委员,军人出身,当过特种部队,参加过列宁格勒保卫战,根正苗红。
然而,普京家庭最厉害的还不是父亲,而是爷爷。
他的爷爷斯皮里东·普京是一名厨师,但客户非同凡响:列宁、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斯大林、赫鲁晓夫。
能一直成为最高层领导的专职厨师,这不仅是一份殊荣,更是一种难得的信任。这样的人生机会是世间罕有。
特别是斯大林,极为挑剔,很多厨师做的菜他都不喜欢,唯有斯皮里东做的菜,他十分喜欢。斯皮里东似乎可以掌控到斯大林的味觉,斯大林每每心情不佳之时,在哥尔克疗养院吃上一道斯皮里东的菜,都会心旷神怡。
千万不要小看了领导的厨师、司机、保安这种“小人物”,他们与领导朝夕相处,见识各种大场面、大人物,耳濡目染,境界早就超出常人。
而且在领导的眼里,这些人还具备一项别人少有的素质:忠诚。
最神奇的是,受斯大林喜爱的厨师,却没有受到赫鲁晓夫的打压,足可见此人很有几把刷子。
普京出生的时候,爷爷已经73岁,被安排在莫斯科市苏共委员会休养所工作,这里全是大佬,吃过他的饭的人,其中有文化部长福尔采娃、莫斯科市委历届第一书记格里申、卡皮托诺夫和赫鲁晓夫的母亲。
小时候的普京有时去那里找爷爷玩,说不定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耶夫打过照面呢!
普京13岁时,1965年,斯皮里东去世,享年86岁,绝对的高寿!
他的一生,都浸泡在苏联最高层。所以普京一出生,就自带亮瞎钛合金狗眼的光环。
不过,普京在各种公开场合,只提自己的父母,绝口不提自己的爷爷。
越是隐瞒,越能说明问题。
2
全程重点
1960年,8岁的普京开始在圣彼得堡巴斯科夫巷第193小学上学,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在这所学校学习过,普京的家就在学校对面。
在这所又红又专的全国重点小学里,普京接受的是纯正的苏联教育方式,天天学到的是:西方充满邪恶,资本家剥削工人,对苏联磨刀霍霍,苏联人比西方人幸福多了。
6年级时普京加入少先队,8年级时加入共青团。
普京一开始住在筒子楼里,1967年普京15岁时,政府给他们分配了一个独立公寓,父母还另外买了一套更大的房子。
居住条件优渥,普京经常在大豪斯里召集朋友们弹吉他、唱歌、听唱片,冬天里就滑雪。
1972年,普京还得到了一辆“扎波罗热茨人-996”小汽车,普京拥有了人生第一辆车,这年他刚满20岁。
妥妥的公子哥生活。
年轻普京享受着苏联的上流生活和重点学校教育,与绝大多数公子哥一样,他的学习成绩比较差,是坏孩子军团的主力,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学业和就业。
1970年,18岁的普京进入到列宁格勒国立大学法学院学习。
列宁格勒国立大学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清北,竞争相当惨烈,普京的学习成绩一向不出色,但他还是顺利考进。
不仅如此,专业还是自己心仪的法学。
他对法学并无兴趣,是一个门外汉,但他从小喜欢看间谍小说,因此想加入克格勃。克格勃的招生老师告诉他,这里只招收服过兵役的人或大学毕业生。在问道自己应该学什么专业时,克格勃官员明确告诉他,法学比较合适。
于是,他就进了心仪的学校和心仪的专业。
其实,他最初是想去民航学院学习的,他觉得开飞机很爽。
要说他当时没有关系和特权,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在大学里,他遇到了他的大学老师索布恰克,这段师生情,将在20年后改变普京的一生。
一环扣一环,不得不说,人真得信命啊。
1975年,普京大学毕业,狠心地选择与初恋女友分手,果断加入克格勃,这一年他23岁。
他的父母对此毫不知情。
克格勃是苏联的核心国家机构,普京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就这样顺利加入了。而且,在普京大四时,他还没毕业,克格勃就已经跟他联系,讨论他的职业安排。
你想象一下,中国的一名应届毕业生,直接加入国安部的核心部门,而且在你未毕业时就已经内定你了。
这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事?
家族的红色光环,一直推着普京往前走。
当上总统后,克格勃成为普京亲信的一大来源地。
3
仕途顺畅
普京在克格勃的经历,从来没有公开报道,几乎无人得知。
但是,克格勃依然在普京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普京走路跟常人是不一样。
我们走路时都是双臂自由摆动,但普京只有左手臂摆动,右手臂几乎不动!
这种独特的走路姿势,就来源于克格勃的工作经历:右手紧贴着枪袋子,以便于随手拔枪。
众所周知,克格勃啥事都干,就是不干好事。克格勃把异见人士投入劳改营或精神病院,没收国外刊物,干扰外国电台广播,完全控制本国人与外国人接触,严格审查极少数获准出国的苏联公民。克格勃所做的,就是对全社会实行完全的控制。
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整人。
1975-1990年,普京在克格勃待了15年。
他在克格勃的仕途是十分顺利。
1975年刚加入时,他先在列宁格勒第401克格勃学校接受了一年培训,1978年调入第一局,这是克格勃的最核心部门,最久负盛名。
这一年,普京26岁,毕业仅三年。
普京在克格勃如鱼得水。1984年9月,普京被派到莫斯科的克格勃总部学习一年,在那里获得了自己的代号:普拉托夫。
到总部培训,这就是自己备受重视的明证!
第二年,1985年,33岁的普京晋升为少校,被派往东德的德累斯顿克格勃工作,那里是苏联与西方的间谍前线。那时,默克尔正在东德科学院工作,刚刚离婚。
先从地方调到总部培训,再分配到重要地方去历练,组织的培养之意,不言而喻!这种操作我们应该很熟悉。
一到东德,普京就发现,这个国家只有1200万人口,但克格勃拥有600万份人员档案,这已经足够说明克格勃对东德的重视程度之高。
普京在这里招募特工,进行“无线网络”培训,竭尽所能地获取西方情报。普京在东德待了5年,得到了3次提拔。
一颗政治新星正在冉冉升起时,1989年11月,柏林墙倒塌。东德的群众游行此起彼伏,普京正在德累斯顿疯狂地焚烧文件,熔炉都快烧爆了。
柏林墙倒塌作为苏联阵营瓦解的开端,这位未来的俄罗斯领导人近水楼台先得月,最先看到了苏联的溃败。
时局危乱,普京首次在这里展现了自己强硬的一面。
1989年12月6日晚,东德克格勃被几百名愤怒的东德人包围,他们要捣毁这个邪恶的象征。
面对喧闹的人群,普京临危不乱,直接拿着手枪站在大门口,用流利的德语大声宣布:“我希望你们不要试图闯入这一地区。我的部下拥有武器,并且将向越境者开枪!”
人群从普京强硬的表情中看出:他们真有枪,还真会开枪。人群很快就散去了。
普京当上总统后的一些工作作风,在1989年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废话少说,不服就干。
苏联撤出东德后,普京耿耿于怀,认为这是国家的耻辱,“他们抛弃一切,一走了之”。
1990年1月,普京回到列宁格勒,这座城市很快将改名为圣彼得堡。
时代突变,38岁的普京陷入彷徨,命运的机会在哪里?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继续关注一名R二代努力奋斗的感人故事。
—END—
,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